美法院叫停30%关税!全球供应链震荡,企业紧急调整策略

2025-06-02跨境合规

Image

热点:一纸裁决掀起千层浪
美国国际贸易法院(CIT)一锤定音,永久叫停特朗普时期对多国加征的"全球关税"。这份裁决直指白宫滥用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》(IEEPA),称其将贸易逆差视为"国家紧急状态"实属越权。新媒网跨境获悉,被叫停的关税涉及中国30%、加拿大墨西哥25%及全球10%的消费品及工业品税率,但钢铁、铝材等232条款关税仍被保留。

美法院叫停关税引发全球供应链震动

痛点:供应链的"过山车"式震荡
1. 企业深陷两难困局
"刚付的关税能退吗?""现在进货会不会突然再征税?"哥本哈根海事专家Lars Jensen道出企业焦虑。裁决虽带来短期窗口期,但白宫已火速上诉,后续可能动用《贸易法》第122条(15%临时关税)或301条款(长期调查),不确定性如同悬顶之剑。

2. 物流业喜忧参半
卡车运输专家Matthew Leffler坦言:关税暂停让饱受低运价折磨的物流企业稍获喘息。加拿大钾肥、墨西哥汽车零件、中国电子产品的进口成本骤降,企业现金流压力缓解。但新媒网跨境了解到,业内普遍"不敢庆祝"——若政府改用232条款或遭遇贸易报复,跨境货运可能再陷混乱。

3. 结构性风险未解
工业咨询机构The Kemmsies Group总裁Walter Kemmsies博士点出核心矛盾:"改变贸易结构应如移栽大树,而非撕创可贴。"白宫此前仓促推行的互惠关税缺乏专业研判,导致市场信心崩塌。更棘手的是,中国占美进口份额或从30%降至15%-18%,全球供应链重构已成定局。


方案:在动荡中锚定生存策略
▶ 短周期:抢抓"关税空窗期"
供应链专家Robert Kress观察到,部分进口商正加速向美国发货。"关税按入境时点计算,当前窗口可能是成本最低的机会。"但他强调需警惕"报复性到港潮"引发的港口拥堵,建议提前锁定舱位与仓储资源。

▶ 中周期:构建弹性供应链
"观望策略正在拖垮决策效率!"Waypost Advisors首席执行官指出:企业可采取三招破局:
多国采购:分散中、墨、越等制造基地,避免单一关税冲击;
近岸布局:借《美墨加协议》红利,在北美建立二级组装中心;
数字工具:用AI关税计算器模拟不同征税场景,动态调整库存。

▶ 长周期:押注规则重构
新媒网跨境建议企业关注两大趋势:

  • 法律博弈动向:若国会收紧IEEPA授权,未来总统关税权力将大幅缩水;
  • 区域化替代:墨西哥近岸园区、东南亚"中国+1"模式已成新基建投资热点。

尾声:风浪中行稳致远
这场关税拉锯战远未终结——联邦上诉法院角力、潜在国会立法博弈、贸易伙伴反制措施,都将是下一轮风暴的引信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依赖政策套利的时代已结束。唯有将供应链韧性刻入基因的企业,才能在全球贸易新棋局中落子无悔

新媒网(公号: 新媒网跨境发布),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、游戏、支付、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,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。

评论(0)
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~
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永久叫停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全球关税,引发供应链震荡。文章分析企业应对策略,建议构建弹性供应链并关注法律博弈与区域化替代趋势。
发布于 2025-06-02
查看人数 1097
关注我们
新媒网跨境发布
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,未经许可,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