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亚COD爆单秘籍:3倍私信量!新手选错目标跳单率飙升
最近和几个做东南亚市场的卖家朋友聊天,发现大家都在琢磨同一件事:怎么在Facebook上玩转聊单COD。这模式在越南、印尼这些地方火得不行,货到付款的方式完美匹配了当地现金交易的习惯和信任需求。但真上手操作,不少人卡在了投放环节——钱花了,对话量上不去,跳单率却高得吓人。
新媒网跨境观察到,核心问题往往出在目标设定上。很多新手一上来就选"互动率"或"转化量",结果FB把广告推给最爱点赞评论的人,热闹是热闹,可真正掏钱下单的没几个。聊单的精髓在于"聊",你得让潜在客户主动发消息咨询。所以创建广告系列时,营销目标必须锁定"消息互动量"。这个按钮选错了,后面再使劲也是事倍功半。
操作时别被后台界面唬住。点"创建Campaign"后,预算按自己承受能力填,关键两步别走偏:目标选"消息",号召性用语用"发送消息"。这里有个细节,新媒网跨境建议把广告组结构设为"单个广告组",新手尤其别碰"多个组共用创意"的选项。东南亚不同国家消费习惯差异大,菲律宾人喜欢的促销话术放泰国可能冷场,分开测试更稳妥。
受众定位这块更考验功夫。年龄性别只是基础,真正影响转化的是兴趣标签。比如卖美妆工具,除了选"化妆品"类目,不妨加上当地热门电视剧明星或美妆博主的兴趣标签——主妇们刷到偶像同款粉底刷,点开发消息的概率高得多。上传素材时,视频前3秒必须抓眼球。有个真实案例:卖家拍了个椰子油护发视频,开头直接展示干枯头发秒变柔顺的对比,当天私信量涨了3倍。
说到落地页,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。很多教程强调要建精美单页,但实操中发现,东南亚用户更习惯在聊天框里直接甩收货地址。跳转步骤多一步,订单就可能少三成。重点该放在对话脚本设计上:客户问"多少钱",别光报价,立刻追发3张实拍图+一段15秒使用视频;问"几天到货",除了答复时效,马上弹出带物流公司logo的追踪流程图。这些素材提前存在电脑桌面,复制粘贴比现找快十倍。
催单技巧更是门学问。碰上犹豫的客户,别只会说"今天下单送赠品"。试试看把赠品照片和倒计时文字P在同一张图上:"前20名下单送梳子(还剩3名额)"。新媒网跨境了解到,某母婴卖家靠这招把弃单率压到15%以下。还有个小窍门:要评价别等收货后。客户文字确认订单时,马上发段语音:"姐您收货时拍张照给我行吗?下次购物直接给您免运费!"——语音比冷冰冰的文字有温度得多。
最后提醒个容易踩的坑。COD模式最怕虚假地址,最好在对话模板里埋个验证动作。比如客户发来地址后,快速回复:"哥我让物流查了下,您那片区明天下午2点前能送到,这个时间方便吗?"——真要瞎编地址的人,这时候多半就露馅了。
新媒网跨境预测,未来半年会有更多玩家涌入这个赛道。现在还能靠信息差赚钱,等大家都摸透玩法,拼的就是话术响应速度和本地化素材了。建议先把这套基础打法跑通,尤其练熟"广告引流-消息互动-话术转化"这条链,后期叠加直播带货或社群运营才会更顺。毕竟在东南亚,能让客户在聊天框里爽快掏钱的信任感,才是真正的护城河。
新媒网(公号: 新媒网跨境发布),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、游戏、支付、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,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。











评论(0)